防治虫鼠

臭虫

臭虫 (有俗称床蝨或者木蝨)及其防治

  • 半翅目 (Hemiptera)
    • 臭虫科 (Cimicidae)
  • 生长及繁殖在人居室、床榻
  • 虫体呈宽扁的椭圆形、红褐色,无翅,但有明显的翅基。
  • 成虫身长约 4 至 5 mm
  • 具有刺吸式口器
  • 胸部有腺体发出难闻的气味
  • 成虫一生可生产75至200个卵(最多达540个),
  • 雌虫饱血后产卵,每次产卵数个
  • 嗜吸人血的臭虫有2种,即臭虫属的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和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
  • 半翅目 (Hemiptera)

Cimex hemipterus ( 热带臭虫 )

生活史

  • 不完全变态
    • 分为卵、若虫及成虫阶段
  • 卵白色,长圆形,大小为0.8 至 1.3 × 0.4 至 0.6mm,一端有略偏的小盖,卵壳上有网状纹,常粘附在成虫活动和稳匿处,如床板、傢俱、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缝隙里, 在18 至 25℃条件下经1周即可孵出若虫。
  • 若虫与成虫外形相似,只是体小而色白,体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缺翅基。若虫的发育分为 5 个龄期。
  • 若虫期约为 14 至 30 日
  • 若虫和成虫都嗜吸人血
  • 整个生活史约需6 至 8 周时间。如环境不适,亦可延至330天。在温暖地区适宜条件下臭虫每年可繁殖6至7 代,成虫寿命可达9 至 18 个月。

生活习性

  • 群居习性
    • 在隐匿处常可见许多臭虫聚集。
  • 吸血时通常停留在紧靠人体皮肤的衣被或傢俱上,成虫每次饱血需10 至 15 分钟;若虫需6 至 9 分钟。
  • 成虫耐饥饿力很强,一般可耐饥6至7个月,甚至可长达1年,若虫耐饥力不如成虫。
  • 日间匿藏在黑暗、干燥的地方
  • 在饥饿时臭虫白天亦会吸血

与医学的关系

  • 臭虫夜间吸血骚扰,使人不能安眠。
  • 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
  • 被臭虫叮刺后抓痕痛痒处或会导致细菌感染

检查地方

  • 臭虫喜栖息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
    • 床板,床架、弹簧或床柱之间
    • 傢俱如椅子及梳化亦会间中发现
  • 从床单或枕头可以发现其排泄物
  • 如严重为患时,可于门窗框或墙画后察觉其成虫或若虫。
  • 难闻气味

防治方法

环境防治

  • 修补傢俱、墙壁、地面之隙缝
  • 尽快更换剥落的墙纸
  • 尽量少用二手傢俱
  • 定期清洁处所及吸尘
  • 定期彻底清洗被褥衣服

直接防治

  • 残留性喷洒: 于患处如傢俱,墙壁或地面之隙缝喷洒具有残留性的除害剂
  • 热空气或热蒸汽: 直接把热空气或热蒸汽喷入发现臭虫的裂缝和罅隙,以达到杀灭臭虫及臭虫卵的目的。
  • 矽藻土 (DE): 于患处使用矽藻土,臭虫接触到矽藻土后,体外的蜡质保护层就会被吸附及去除。臭虫一旦失去保护层,就会脱水及引致死亡。使用矽藻土时应戴上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用后需清理所有矽藻土,避免不慎吸入或入眼引致不适。而经过矽藻土处理的物品,可以用塑胶袋及索带密封,以避免接触。
  • 有臭虫的毛毡、寝具及衣服物须用热水(摄氏60度)洗涤,并在阳光下晒干或以高温整熨。己清洗及处理的衣物应暂存在密封的塑胶袋或盒子中,直至没有臭虫踪迹。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住用处所内防治臭虫的指引

臭虫(有俗称床蝨或者木蝨)(卫生署制作)

最近修订日期: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