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报内容

署长序言

在二零一五年,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一如既往,秉持努力不懈的精神,积极保障食物安全,并为香港市民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食物安全

重大食物事故和规管网上销售食物

食环署辖下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致力监察和迅速处理食物事故,以保障食物安全。二零一五年七月,本港发生多宗与一间台湾公司所制三文治有关的怀疑食物中毒个案,引起公众关注现行食物安全管制措施是否足以应付近年盛行的网上购物活动。我们迅速行动,除禁止所有相关三文治进口和在香港出售以控制风险外,亦加强监察网上销售食物活动,提升食物安全。对于无牌经营的食物业或可疑的食物来源,我们会进行调查和采取"放蛇"行动,蒐集证据以便提出检控。此外,我们已加强公众教育及宣传,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买食物须留意的安全要点。为加强对网上销售食物的规管,我们已拟备一套新许可证,规管在网上售卖"限制出售食物"(例如冰鲜肉类、刺身、寿司及不经烹煮而食用的蠔)的经营者,以确保食物来自合法来源,并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或干扰,而且时刻保存于安全合适的温度。新许可证已于二零一六年首季开始接受申请。

禽蛋进口管制

经修订的《进口野味、肉类、家禽及蛋类规例》(第132AK章)自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起生效,以规管禽蛋进口,进一步保障香港免受禽流感威胁。在新的规管安排下,任何人若把禽蛋输入香港,必须提供相关来源地发出的卫生证明书,证明有关禽蛋适宜供人食用;并须向本署提供有助追踪禽蛋进口情况和进行抽查的相关资料,以及获食环署卫生主任给予的书面许可。

供婴幼儿食用配方产品及预先包装食物

为加强保障婴幼儿健康,《2014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籤)(修订)(第2号)规例》规定,所有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婴儿配方产品、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产品和预先包装食物,均须加上营养标籤,而所有婴儿配方产品亦必须符合营养成分组合规定。有关婴儿配方产品的规定已由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起实施,而有关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产品和预先包装婴幼儿食物的规定,则于二零一六年六月生效。

政府亦建议设立规管架构,加强规管供婴幼儿食用的配方产品及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和健康声称,并于二零一五年四月完成了有关的公众谘询。我们现正制订具体的规管方案,当中会充分考虑不同持份者的意見。

规管食用油脂及 "废置食用油" 回收

因应二零一四年台湾发生"劣质猪油"事件,为释除公众疑虑,政府建议加强规管本地食用油脂安全及"废置食用油"的回收,并于二零一五年七月至十月期间谘询公众。我们就食用油脂安全制定规管细节时,会以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为蓝本,使整个规管架构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食物监察和风险评估

食安中心于二零一五年进行的食物监察计划显示,本港的食物安全维持在高水平。除了就72,500多个日本进口食品样本进行辐射检测外,食安中心去年还合共检测了约64,300个分别在进口、批发和零售层面抽取的食物样本,整体合格率达99.7%。大部分不合格样本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严重,对普遍市民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过去一年,食安中心亦开展多项风险评估研究,包括"香港成年人从食物摄取非二噁英样多氯联苯的情况"、"本港售卖的寿司和刺身的微生物质素"、"本地儿童餐的营养素含量"和"餐饮中常见的中式不含酒精饮品的糖含量"。各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和建议,均已透过不同途径让市民及业界知悉。

为进一步优化海路进口食物的管制措施,并使海路进口措施与空运和陆路进口措施看齐,食安中心在葵涌海关大楼设立海路进口食物检查站,以加强保障食物安全。检查站已于二零一五年十月月底开始运作。

减少食物中的盐和糖

鉴于本港在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负担日趋沉重,而减少摄入盐和糖可有效减低患上非传染性疾病的机会,政府认为有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除了于二零一五年一月在Facebook设立专页外,食安中心亦开展一系列以"全城减盐减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推广少盐少糖的健康饮食。此外,食安中心于去年五月举办为期两天的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国际研讨会,让国际专家和不同持份者就如何减少摄入盐和糖交流意见。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于二零一五年三月成立后,食安中心亦就该委员会的工作提供支援。

世卫首次在本港举行国际食安网络会议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食安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合办"强化亚洲地区的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国际食安网络)及国家食品安全系统会议"。该会议是首个在本港举行的同类会议,约80个世卫成员国和成员组织派出代表参加,就提高亚洲地区食物安全的多个范畴进行深入讨论及交流。其后,食安中心亦与世卫西太平洋区内的食物安全合作中心举行另一会议。

环境卫生

保持清洁

政府于去年八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全城清洁2015@家是香港"运动,其间举办多项活动推广清洁香港的信息,亦加大力度改善环境卫生,例如加强洁淨和防治蚊患工作。我们会继续致力与各政府决策局、部门及区议会协作,动员社会各界互相配合,保持香港清洁。政府并于运动结束后设立平台,定期与18区区议会辖下的环境及卫生事务委员会交流意见,以了解每区环境卫生方面的最新情况,适时检讨和调整我们的策略。

街上小贩摊档管理

去年,食环署继续积极推行于二零一三年开展为期五年的小贩资助计划,以改善43个固定小贩排档区内摊档的消防安全和设计。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496个毗邻楼宇逃生楼梯出口、阻碍消防车运作或阻塞其他紧急车辆通道的小贩摊档,均已完成搬迁工作。

食环署与消防处联手推行的项目"资助固定摊位小贩,同心提升消防安全",获颁2015年公务员优质服务奖励计划"部门合作奖"金奖,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荣幸。

改善公众街市经营环境

政府较早时委聘的顾问已于二零一五年五月提交报告,就公众街市的功能和定位及如何改善其经营环境提出建议。政府现正积极分阶段跟进针对纳入顾问研究的街市的改善建议,以加强这些街市的竞争力。相关措施可供往后须进行改善工作的公众街市参考。

此外,政府自二零一五年七月一日起,已将公众街市加装空调系统的租户支持率门槛由85%调低至80%。我们在街市管理谘询委员会的支持下,已就有关街市加装空调系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租户的意见。

针对非法扩展营业范围的执法行动

食环署已实行新的加强规管措施配合执法行动,以打击食物业处所非法设置露天座位。有关措施包括成立特遣队,每日巡查位处非法露天座位黑点的目标食物业处所。经采取严厉执法行动后,非法设置露天座位的情况已显着收歛。

食环署一直参与跨部门处理店铺阻街的工作,包括加强执法行动。针对店铺阻街黑点的屡犯者,我们直接作出检控,而不会每次都事先给予警告。二零一五年六月,本署成立了三支特遣队处理有关问题。此外,政府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宪报刊登《2015年定额罚款(公众地方洁淨罪行)(修订)条例草案》,以定额罚款制度作为处理店铺阻街问题的额外法律工具。立法会于二零一六年三月十八日通过该修订条例草案,而有关条例将于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效。

火化及骨灰安置所设施

鉴于市民对火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本署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完成歌连臣角火葬场(第二期)重置工程,六个新火化炉和一个礼堂随之投入服务,以提高火化量及运作效率。

为增加公营骨灰龛位的供应,政府一直积极推广以地区为本的骨灰安置所发展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在18区物色了24幅可供发展的用地。二零一五年,政府已就曾咀、和合石坟场和黄泥涌道的用地,分别谘询屯门区议会、北区区议会和湾仔区议会。该三幅用地合共可提供204,855个新骨灰龛位,而曾咀骨灰安置所设施的建造工程已经展开。政府会继续就其他新工程计划谘询相关区议会,以增加公营骨灰龛位的供应。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署继续积极推广"绿色殡葬",鼓励市民采用更环保及可持续的方式处理先人骨灰,包括在纪念花园或海上撒放骨灰。我们亦继续推广网上追思服务,以方便市民不受时地所限悼念先人。

为解决多年来违规私营骨灰安置所引致的问题,政府于二零一四年向立法会提交《私营骨灰安置所条例草案》。我们一直全力配合立法会的审议工作,但该条例草案未能在第五届立法会会期内通过。政府将会在下届立法会开始运作后,争取尽快重启规管私营骨灰安置所的立法工作,以期有关法案早日获得通过。

上文概述本署于二零一五年的工作。去年可说令人忧喜交集,一方面喜见工作有进展和成果,另一方面亦面对多项困难和挑战。本署小贩管理主任胡广森先生尽忠职守、表现卓越,不幸在执勤期间受伤,于去年三月十八日离世,我们深感难过,并谴责对执行职务的公职人员使用暴力的行为。尽管前线人员执勤时可能遇到的情况难以完全预计,本署已推行多项措施,加强他们的培训和人身安全保障。

最后,我感谢所有同事在过去一年紧守岗位,克尽阙职。未来一年,我们会继续精益求精,力臻完善,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刘利群

最近修订日期: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