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零一六年,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继续坚持不懈,竭力保障食物安全,并为香港市民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食物安全
重大食物事故
食环署辖下食物安全中心致力维持有效的监察系统,对食用动物的食物安全严加管制,确保进入市场的食物适宜供人食用。二零一六年,我们处理了两宗重大事故,分别是八月份的猪只含违禁兽药事件,以及十一月份的大闸蟹验出二噁英事件。
二零一六年八月,有进口猪只的尿液样本发现含违禁兽药,而涉事猪只不慎流出市面,事件备受各界注视,并令市民关注我们的把关能力,当中涉及如何防止未通过乙类促效剂检测的猪只输往市场出售。本署迅速回应,同时采取改善措施,确保除非有关批次的猪只通过检测,否则不得屠宰及流出市面。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两个被抽取作时令食品调查检测的大闸蟹样本被检出二噁英和二噁英样多氯联苯含量超出食物安全中心的行动水平,食物安全中心随即暂停两个内地相关水产养殖场的大闸蟹进口和在本港出售,以保障公众健康,亦同时加强对大闸蟹的抽验工作。食物安全中心会继续适时回应及妥善处理食物事故,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食物监察和风险评估
食物安全中心于二零一六年进行的食物监察计划显示,本港的食物安全维持在高水平。年内,除抽取73,700个日本进口食品样本进行辐射水平检测外,食物安全中心亦检测了约65,500个分别在进口、批发和零售层面抽取的食物样本,整体合格率达99.8%,与近年情况相若。
除日常食品监察外,食物安全中心年内进行多个专项食品、时令食品和普及食品调查,作为食物监察策略的一环。食物安全中心亦发布多项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计有"食物中铝的含量(跟进研究)"、"食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汤水的钠含量",以及"本地糖水的糖含量"(后两项研究由食物安全中心与消费者委员会合作进行)。
规管网上销售食物
鉴于在互联网或社交平台买卖食物活动日益普及,我们就规管网上售卖限制出售食物的经营者推出新的许可证,由二零一六年二月起接受申请。食环署亦已加强监察网上销售食物活动,并对无牌经营的食物业,包括在网上售卖月饼的无牌食物制造厂,成功采取执法行动。
规管供婴幼儿食用的食品
为加强保障婴幼儿健康,《2014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籤)(修订)(第2号)规例》有关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产品和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标籤规定,由二零一六年六月起生效。至于有关婴儿配方产品营养标籤和营养成分组合的规定,则在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已经生效。
减少食物中的盐和糖
年内,食物安全中心透过一系列以"全城减盐减糖—健康煮意从小起"为主题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继续推广减少从膳食中摄入盐和糖的分量。其中一项活动"小营厨减盐减糖好煮意比赛",鼓励参加者(主要是中小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少用盐糖的新食谱,烹煮新菜式。
食物安全中心亦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举办"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国际谘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让国际专家在会上就如何减低本港市民的盐糖摄入量提出意见,并分享其他地方的相关经验。
环境卫生
保持清洁
为持续推展保持香港清洁的工作,并教育市民妥善弃置垃圾,本署于二零一六年六月推出投入口较小及贴有较大警告字句的新设计废屑箱,提醒市民切勿将垃圾弃置在废屑箱旁或顶部,而家居或商铺垃圾则应弃置于垃圾收集站,以期改善街上的卫生情况。本署亦委任"清洁龙阿德"为清洁香港大使,以加强宣传,并开设"清洁龙阿德"Facebook专页,透过社交媒体向市民宣扬保持清洁的信息。
此外,本署在相关区议会支持下,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在中西区、深水埗区及元朗区共六个弃置垃圾黑点推行网络摄录机试验计划,加强监察违例弃置垃圾情况。食环署人员对目标黑点密切监察,并会因应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以提高执法成效。试验计划将于实施六个月后检讨。
店铺阻街问题
《定额罚款(公众地方洁淨及阻碍)条例》在二零一六年九月实施,以定额罚款制度作为处理店铺阻街问题的额外执法工具。食环署是获授权执行定额罚款制度的部门之一,本署人员(包括各支特遣队)会继续采取严厉的执法行动,打击店铺违例阻街情况。
小贩管理
年内,食环署继续落实为固定小贩排档区推行的小贩资助计划,以改善43个固定小贩排档区内摊档的消防安全和设计。二零一六年,本署已搬迁全部499个位于楼宇逃生楼梯出口,或可能阻碍紧急车辆通道的固定小贩摊档。直至目前为止,超过80%的小贩已参与上述计划,包括2,824人申请重建资助,以及708人自愿交回固定摊位小贩牌照以申领特惠金。
食环署一直以忍让的态度来处理非法摆卖活动。鉴于公众对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关注,本署人员会因应现场情况继续采取执法行动,打击非法售卖熟食或受限制出售食物的活动。
二零一六年,一些地区成功举办小贩墟市。我们乐意协助主办者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络,磋商在区议会支持的合适地点设立小贩墟市,同时确保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不受影响。
改善公众街市经营环境
食环署继续优化公众街市的管理和设施,更灵活地订定个别街市的业务性质组合,并进行推广活动,以改善公众街市的经营环境。二零一六年,本署除进行街市的例行保养外,还在14个街市展开了改善工程,包括提升消防设备。如获得租户支持,在技术上可行而又符合成本效益,我们会陆续为公众街市安装空调设施。
火葬和骨灰安置所设施
二零一六年,本署仍以改善火葬设施及增建公众骨灰龛位作为首要工作其中一环。
本署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完成哥连臣角火葬场的重置工程后,已进一步提高有关火葬场的火化量及运作效率。此外,和合石桥头路灵灰安置所第五期余下约5,000个新龛位的配售工作,亦已于二零一六年三月完成。
为应付市民对公众骨灰龛位日益增加的需求,当局已在18区物色到24幅可供发展骨灰安置所的用地。二零一六年,政府就石门、葵裕街、葵泰路、礼智园坟场、深水角径东端及深水角径西端六幅用地,分别谘询了沙田区议会、葵青区议会、离岛区议会及荃湾区议会。这六幅用地合共可提供约135,300个新骨灰龛位。
本署亦加强宣传"绿色殡葬",透过大型宣传活动及展览、播放宣传短片及在公共交通网络展示广告等多元化活动,推广以这种可持续的方式处置先人骨灰。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政府将《私营骨灰安置所条例草案》再度提交立法会审议,以期引入发牌制度,规管私营骨灰安置所的营运。
防治蚊患
鉴于本港在二零一六年录得四宗本地登革热个案,以及两宗外地传入的寨卡病毒感染个案,本署时刻保持警觉,并增调多支灭蚊队伍,加强防控蚊子工作。本署亦已加强宣传教育,提醒市民注意防蚊及灭蚊的重要。
我们会继续与区议会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加强全港的灭蚊行动。
上文概述本署于二零一六年的工作。年内不乏挑战和困难,但本署人员坚守岗位,专业尽职。去年二月,旺角发生针对本署前线人员的暴力行为,我们深感遗憾。本署员工和市民大众的安全,向来都是我们首要的关注所在。对于所有同事不辞劳苦、辛勤工作,我表示感谢和支持。未来一年,我们会继续共同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刘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