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报内容

第五章 - 行政及发展

行政及发展部为本署提供各项管理及支援服务。

职系管理

卫生督察职系、小贩管理主任职系及管工职系是本署三个主要职系。两名职系经理分别负责管理卫生督察职系和小贩管理主任及管工职系人员,他们的工作涵盖人力策划、职业前途发展、职位调派、员工晋升及培训等范畴。

卫生督察负责执行有关环境卫生及食物安全的职务,例如处理环境滋扰个案、在食物业处所进行卫生巡查、发牌、检控、肉类检验、洁淨服务、服务外批、防治虫鼠、小贩管理、街市管理、坟场及火葬场管理、食物管制及卫生教育。

小贩管理主任负责规管街上摆卖活动、管理小贩认可区,以及对非法摆卖活动采取执法行动。他们也负责检控干犯洁淨罪行的人,例如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者。

管工主要负责督导前线人员执行街道洁淨、废物收集、防治虫鼠,以及坟场、火葬场和街市管理工作。他们也负责车辆事务,以及监察本署承办商的服务表现,同时对干犯洁淨罪行的人采取法律行动,予以检控。

回到页首

员工培训

本署推行员工培训及发展工作,旨在提升个人和部门表现,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培训及发展项目为员工提供发展领导才能的机会,配合部门的新措施提供所需训练,并发掘个人长处以令员工更专业地服务市民。此外,本署还提供加深员工安全意识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的培训及发展项目。

除了由署内人员担任导师外,我们亦会邀请不同范畴的专家提供培训,让员工掌握相关范畴的最新发展,与时并进。本署的培训课程主要在本地举办,另外也会提名员工到海外受训。

年内,本署开办了679个课程,为14,288名人员提供合共44,563日的培训,包括为1,165名新聘人员举办入职训练课程,使他们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署又向八名人员提供资助,让他们在公余时间修读与职务相关的课程,并安排16名员工修读12个外地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为员工提供合共74日的培训。

回到页首

管理参议

管理参议、调查及统计组的工作主要包括管理谘询和统计服务,协助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监察服务表现水准、制订提供服务及员工管理的政策。该组持续提供谘询服务,协助部门实施各项研究的建议,以及提供技术意见,协助部门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所得数据。年内,该组完成了四项管理研究和一项统计调查。

回到页首

财务管理

2018年按类别划分的总开支图表

2018年按工作性质划分的总开支图表

2018年按类别划分的总收入图表

财务及物料供应科负责处理所有开支和采购事宜,包括支付款项、提供财务意见和进行监管。

二零一八年,本署的开支总额为71.96亿元,其中薪金和津贴及与员工有关连的开支占37.67亿元,部门开支及其他费用占32.81亿元,而非经营及非经常开支则占1.48亿元。

按工作性质分类,大部分开支用于提供环境卫生服务(33.49亿元),其余依次为街市及小贩管理(18.35亿元)、食物安全及公共卫生(11.62亿元)、行政及发展(4.11亿元)、食物业监管(3.73亿元)、公众教育及市民参与计划(6,600万元)。

年内,本署的收入为8.99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辖下公众街市摊档的租金(4.51亿元),以及签发牌照和许可证的收费(1.99亿元)。其他收入来源包括坟场和火葬场服务收费(7,200万元)、法庭罚款和法定罚款(8,400万元)、屠房及其他特许经营权的收费(2,900万元)、肉类检验费(2,100万元),以及其他杂项服务收费(4,300万元)。

 

回到页首

建设工程

在二零一八年政府基本工程计划资源分配工作中,食物和环境卫生服务建设工程的五年拨款估计为61.42亿元。该笔拨款用以支付本署的工程开支。

垃圾收集站

为改善香港的居住环境,本署继续在设有现代化除臭装置的密封式建筑物提供离街垃圾收集设施,以取代路旁的临时垃圾收集站。

本署已于二零一八年完成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兴建一个新垃圾收集站的工程。在启德发展区IJ4工地兴建一个新垃圾收集站的工程将于二零一九年完成。我们会于二零一九年及二零二三年分别在深水埗一个住宅发展项目内原址重置营盘街临时垃圾收集站,以及在一个商业发展项目内原址重置永康街临时垃圾收集站。此外,本署会于二零二零年及二零二一年分别把上海街临时垃圾收集站重置至巧翔街,以及把协和街/同仁街临时垃圾收集站重置至协和街。

公厕

本署推行公厕翻新/改善计划,年内完成了12项工程,另有94项工程正在进行或处于筹划阶段。

此外,以下的公厕工程已于二零一八年完成:

1)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五个新公厕(即入境货车通关广场公厕、入境私家车通关广场公厕、出境货车通关广场公厕、出境私家车通关广场公厕及顺晖路公共运输交汇处公厕)的兴建工程;

2)两个新公厕(即河上乡公厕(III)及鸭仔山公厕)的兴建工程;

3)正街公厕及连翔道公厕的重置工程;

4)六个旱厕(即金钱(北)公厕、小坑村公厕、屯门紫田路公厕、华山村公厕、小坑新村公厕及褔亨村公厕)原址重置/改为冲水式厕所的工程。

公众街市及熟食中心

政府现正推展天水围、东涌市中心、东涌新市镇扩展区、将军澳、古洞北新发展区及洪水桥新发展区多个新街市项目,各项目处于不同的规划阶段。本署正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展这些新街市项目,为市民购买新鲜食物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政府已预留20亿元推行街市现代化计划(现代化计划),以改善公众街市的经营环境。现代化计划的首个项目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这项翻新安排可为日后同类项目奠下基础。

坟场、火葬场及骨灰安置所

政府现正探讨各种可行方法,以增加公众骨灰安置所设施,包括推动地区为本的骨灰安置所发展计划,并在现有坟场和骨灰安置所增设骨灰龛位。政府已物色了可供发展骨灰安置所的用地,本署已就其中14个项目取得相关区议会的支持,涉及约590,000个新骨灰龛位,约占规划总数的三分之二。政府会加快在上述选址发展公众骨灰安置所,以应付日益增加的需求。坪洲灵灰安置所增建的360个骨灰龛位已在二零一八年落成。正在进行的工程包括黄泥涌道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在二零一九年提供855个骨灰龛位)、曾咀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在二零一九年起分阶段提供约160,000个骨灰龛位)、和合石坟场兴建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第一期(在二零一九年年底起分阶段提供约44,000个骨灰龛位)、歌连臣角道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在二零二二年起分阶段提供约25,000个骨灰龛位),以及沙岭坟场骨灰安置所(由二零二四年起分阶段提供约200,000个骨灰龛位)的土地平整及相关基础设施工程。另外,本署正扩建长洲灵灰安置所(在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零年额外提供约1,250个骨灰龛位)。

为应付市民对火化服务的需求,本署会在和合石火葬场增建两个遗体火化炉和一个礼堂,工程将在二零二三年完成。

回到页首

外批服务

外批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服务的成本效益和灵活性。截至二零一八年年底,本署与私人承办商签订了159份服务合约,总金额为55.927亿元,分项如下:

外批服务种类 合约数目(份) 合约金额(元) 占外批服务合约总值(%)
街道洁淨(包括公厕洁淨) 34 27.012亿元 48.30%
废物收集 16 10.407亿元 18.61%
街市/小贩市场洁淨 7 1.262亿元 2.26%
街市管理及有关服务 14 2.746亿元 4.91%
市政大厦洁淨 11 0.42亿元 0.75%
保安员 20 1.841亿元 3.29%
防治虫鼠 19 6.097亿元 10.90%
其他 38 6.142亿元 10.98%

批给私人承办商负责的服务包括街道洁淨、废物收集、机械清扫街道、机械清渠、回收可循环再造物料、街市管理、洁淨、防治虫鼠及相关服务、灭鼠、控蚊及其他防治虫鼠服务、市政大厦洁淨、提供保安员、收集动物尸体、坟场和骨灰安置所的洁淨及园艺保养、树木风险评估及树艺服务等。

本署的合约订明可量度的服务表现标准,确保承办商的服务质素良好,同时载有关于劳工保护和职业安全的条款,以保障非技术工人的权益和促进他们的福祉。本署人员除每天审阅相关记录外,还进行突击实地巡查,以确保承办商时刻遵守合约规定。

回到页首

投诉管理

投诉管理组负责制订和检讨有关处理各类投诉的政策及程序。二零一八年,本署共收到215,490宗市民要求提供服务或作出投诉的个案。

回到页首

服务质素检定

本署的其中一项首要工作是不断改善服务质素,确保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质素检定组的主要目标是监察和改善本署的服务质素。为达到这个目标,该组人员日常检查由本署及服务承办商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发现现行工作制度、程序及指引有不足之处,便会提出改善建议。为表扬表现优异、工作勤奋的前线人员,服务质素检定组会提名表现出色的员工领受服务质素检定奖和员工嘉许状。此外,该组以独立、客观和公正的方式,调查员工在工作上行为失当的个案和服务承办商违反雇佣规定的投诉。服务质素检定组又会进行审核检查和与雇佣规定有关的检查,以核实服务承办商有否履行与雇佣有关的承诺。

回到页首

公众教育及宣传

公众教育在确保食物安全,改善环境卫生和推广绿色殡葬作为一种可持续方式去处理先人骨灰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推行公众教育,本署举办宣传及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展览和外展计划,以提高市民对该些课题的认识。

本署在九龙公园内设立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为学校、老人中心、其他非政府机构及市民安排团体参观及导览活动,又定期举办讲座和外展活动。二零一八年,中心更新了有关基因改造食物和垃圾虫的展品,并在清洁香港吉祥物系列展品新增了清洁龙阿德的卡通塑像。年内,参观中心的访客达97,450人次。中心为幼稚园及中小学举办了1,072场讲座和活动,而为老人中心和市民举办的讲座则分别有901场和402场。此外,流动教育中心(一辆宣传车)以外展形式推广卫生教育,往访学校、屋邨及公园达223次。

食安中心辖下设有传达资源小组,因应市民和食物业界的需要,向他们传达食物安全风险资讯。该小组的办事处设于花园街市政大厦,提供大量有关推广食物安全的资料,并附设配备视听设施的展览厅和资料角。小组接受学校、社区中心和有兴趣的市民预约参观或参加食物安全讲座,以及申请借用教材、展板和视听资料。除支援食物安全风险传达的工作和活动外,小组还定期举办多项教育活动。二零一八年,小组举办了328场研讨会、工作坊和不同类别的宣传活动,当中包括食物安全巡迴展览,对象是市民和选定的目标群体,包括食物处理人员、学生、长者和少数族裔人士。

年内,本署继续通过电视和电台政府宣传短片和声带、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流动应用程式、横额、海报、小册子和单张,进行有关环境卫生、食物安全和绿色殡葬的宣传工作。本署透过清洁龙阿德Facebook专页和Instagram新设的专页,以及让清洁龙阿德在公众场合及社区活动中亮相,宣传个人、家庭和环境卫生的信息,并呼籲市民合作和支持清洁香港的工作。此外,本署又举办灭鼠运动和灭蚊运动,推动市民支持和参与防治虫鼠工作,同时协助非政府机构进行清洁活动/工作。

本署在二零一八年成立了一支专责队伍,加强推广绿色殡葬,令市民接受以绿色殡葬这种可持续方式处理先人骨灰,包括在纪念花园或在海上撒放骨灰。除了老人中心/安老院舍外,该队伍亦为大专院校、医院、教堂、分区委员会和区议会举办绿色殡葬讲座。此外,专责队伍与非政府机构合作,在该等机构的宣传活动中就生死议题/生涯规划议题主持讲座或设置宣传摊位,并安排参观纪念花园或出海观看海上撒灰的活动。本署定期在公共屋邨举办巡迴展览,透过播放影片及派发单张和纪念品,宣传绿色殡葬的信息。二零一八年,该队伍合共安排了341项各类型的宣传活动。

回到页首

最近修订日期:2019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