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报内容

第五章 - 行政及发展

行政及发展部为本署提供各项管理及支援服务。

职系管理

卫生督察职系、小贩管理主任职系及管工职系是本署三个主要职系。两名职系经理分别负责管理卫生督察职系和小贩管理主任及管工职系人员,他们的工作涵盖人力策划、职业前途发展、职位调派、员工晋升及培训等范畴。

卫生督察负责执行有关环境卫生及食物安全的职务,例如处理环境滋扰个案、在食物业处所进行卫生巡查、发牌、检控、肉类检验、洁淨服务、服务外批、防治虫鼠、小贩管理、街市管理、坟场及火葬场管理、规管私营骨灰安置所、食物管制及卫生教育。

小贩管理主任负责规管街上摆卖活动、管理小贩认可区,以及对非法摆卖活动采取执法行动。他们也负责检控干犯洁淨罪行的人,例如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者。

管工主要负责督导前线人员执行街道洁淨、废物收集、防治虫鼠,以及坟场、火葬场和街市管理工作。他们也负责车辆事务,以及监察本署承办商的服务表现,同时对干犯洁淨罪行的人采取法律行动,予以检控。

回到页首

员工培训

本署推行员工培训及发展工作,旨在提升个人和部门表现,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培训及发展项目为员工提供发展领导才能的机会,配合部门的新措施提供所需训练,并发掘个人长处以令员工更专业地服务市民。此外,本署还提供加深员工安全意识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的培训及发展项目。

除了由署内人员担任导师外,我们亦会邀请不同范畴的专家提供培训,让员工掌握相关范畴的最新发展,与时并进。本署的培训课程主要在本地举办,另外也会提名员工到海外受训。

二零一九年,本署开办了629个课程,为12,564名人员提供合共38,077日的培训,包括为549名新聘人员举办入职训练课程,使他们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署又批准九项资助申请,让员工在公余时间修读与职务相关的课程,并安排19名员工修读14个外地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为员工提供合共196日的培训。

回到页首

管理参议

管理参议、调查及统计组的工作主要包括管理谘询和统计服务,协助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监察服务表现水准、制订提供服务及员工管理的政策。该组持续提供谘询服务,协助部门实施各项研究的建议,以及提供技术意见,协助部门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所得数据。年内,该组完成了五项管理研究和两项统计调查。

回到页首

财务管理

2019年按类别划分的总开支图表

2019年按工作性质划分的总开支图表

2019年按类别划分的总收入图表

财务及物料供应科负责处理所有开支和采购事宜,包括支付款项、提供财务意见和进行监管。

二零一九年,本署的开支总额为80.29亿元,其中薪金和津贴及与员工有关连的开支占39.13亿元,部门开支及其他费用占38.88亿元,而非经营及非经常开支则占2.28亿元。

按工作性质分类,大部分开支用于提供环境卫生服务(39.83亿元),其余依次为街市及小贩管理(18.80亿元)、食物安全及公共卫生(12.68亿元)、行政及发展(4.36亿元)、食物业监管(3.84亿元)、公众教育及市民参与计划(7,800万元)。

年内,本署的收入为8.27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辖下公众街市摊档的租金(3.56亿元),以及签发牌照和许可证的收费(1.87亿元)。其他收入来源包括法庭罚款和法定罚款(8,200万元)、屠房及其他特许经营权的收费(8,100万元)、坟场和火葬场服务收费(7,900万元)、肉类检验费(1,400万元),以及其他杂项服务收费(2,800万元)。

 

回到页首

建设工程

在二零一九年政府基本工程计划资源分配工作中,食物和环境卫生服务建设工程的五年拨款估计为37.23亿元。该笔拨款用以支付本署的工程开支。

垃圾收集站

为改善香港的居住环境,本署继续在设有现代化除臭装置的密封式建筑物提供离街垃圾收集设施,以取代路旁的临时垃圾收集站。

本署已于二零一九年完成在启德发展区IJ4工地兴建一个新垃圾收集站的工程,并在一个住宅发展项目内原址重置营盘街临时垃圾收集站。此外,本署会于二零二零年在一个商业发展项目内原址重置永康街临时垃圾收集站,以及把上海街临时垃圾收集站重置至巧翔街,并于二零二一年重置协和街/同仁街临时垃圾收集站。

公厕

二零一九至二零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公布政府会预留约六亿元,在未来五个财政年度(即二零一九至二零年度至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分阶段为约240个本署管理的公厕展开翻新或优化工程,以改善公厕的设施和提高公厕的清洁卫生水平。年内,49个公厕完成翻新/优化工程,包括在主要旅游景点的15个公厕。另有114项工程正在进行或处于筹划阶段。

公众街市及熟食中心

政府现正进行七个处于不同规划阶段的新街市项目,包括在天水围、东涌市中心、将军澳、古洞北新发展区、东涌新市镇扩展区和洪水桥新发展区兴建新公众街市,以及在天水围设立临时街市。政府会考虑在这些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营运方面采用新的模式。本署正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展这些新街市项目,为市民购买新鲜粮食提供更多选择。为了尽量缩短天水围临时街市的施工期,街市正以「组装合成」的方式建造。视乎实际进度,预计临时街市可于二零二零年年底完工启用。

除了兴建新公众街市之外,政府已预留20亿元推行为期十年的「街市现代化计划」(现代化计划),为公众街市进行各类硬件改善工程,目标是提升公众街市的营运环境,惠及市民大众及租户。本署正全力推行现代化计划,首个项目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本署同时计划全面翻新另外三个公众街市,以及为全港多区共约10个公众街市开展小型翻新或改善工程。

此外,政府一直推展措施以改善公众街市的经营环境,包括在适当情况下更换老化的升降机和扶手电梯、改善通风与照明系统和消防设备,以及翻新外墙和厕所等。为确保公众街市的升降机和扶手电梯操作畅顺,政府分阶段更换旧式升降机和扶手电梯,至今已预留4.45亿元,为33个公众街市更换53部升降机和125道扶手电梯。

坟场、火葬场及骨灰安置所

政府现正探讨各种可行方法,以增加公众骨灰安置所设施,包括推动地区为本的骨灰安置所发展计划,并在现有坟场和骨灰安置所增设骨灰龛位。政府已物色可供发展骨灰安置所的用地,本署已就其中14个项目取得相关区议会的支持,涉及约590,000个新骨灰龛位,约占规划总数的三分之二。政府会加快在上述选址发展公众骨灰安置所,以应付日益增加的需求。

坪洲灵灰安置所增建的360个骨灰龛位和长洲灵灰安置所增建的670个骨灰龛位分别于二零一八年及二零一九年落成。位于黄泥涌道的骨灰安置所建造工程已于二零一九年完成,提供855个骨灰龛位,而位于屯门的曾咀骨灰安置所设施在二零一九年起分阶段提供约共160,000个骨灰龛位。其他正在进行的工程包括和合石坟场兴建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第一期(在二零二零年起分阶段提供约44,000个骨灰龛位)、歌连臣角道骨灰安置所设施工程(在二零二二年起分阶段提供约25,000个骨灰龛位),以及沙岭坟场骨灰安置所的土地平整及相关基础设施工程。另外,本署正扩建长洲灵灰安置所(在二零二零年额外提供约580个骨灰龛位)。

为应付市民对火化服务的需求,本署会在和合石火葬场增建两个遗体火化炉和一个礼堂,工程将在二零二三年完成。

回到页首

外批服务

外批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服务的成本效益和灵活性。截至二零一九年年底,本署与私人承办商签订了169份服务合约,总金额为69.851亿元,有关的分项数字如下:

外批服务种类 合约数目(份) 合约金额(元) 占外批服务合约总值(%)
街道洁淨(包括公厕洁淨) 34 34.511亿元 49.41%
废物收集 16 10.589亿元 15.16%
街市/小贩市场洁淨 7 1.766亿元 2.53%
街市管理及有关服务 14 2.586亿元 3.70%
市政大厦洁淨 12 4,910万元 0.70%
保安员 23 2.549亿元 3.65%
防治虫鼠 19 8.922亿元 12.77%
其他 44 8.437亿元 12.08%

批给私人承办商负责的服务包括街道洁淨、废物收集、街市/小贩市场洁淨、街市管理及有关服务、市政大厦洁淨、提供保安员、防治虫鼠、机械清扫街道、机械清洗街道、机械清渠、回收可循环再造物料、收集动物尸体、坟场和骨灰安置所的洁淨及园艺保养、树木风险评估及树艺服务等。

本署的合约订明可量度的服务表现标准,确保承办商的服务质素良好,同时载有关于劳工保护和职业安全的条款,以保障非技术工人的权益和促进他们的福祉。本署人员除每天审阅相关纪录外,还进行突击实地巡查,以确保承办商时刻遵守合约规定。

按照行政长官于二零一八年十月公布的措施,本署在二零一九年四月一日或以后招标的服务已采取以下的改善措施,以保障外判服务承办商聘用的非技术工人:

  1. 评分制度下技术审核的比重由30%增至50%;
  2. 技术审核中工资水平的比重增至100分中占25分(25%);
  3. 按连续性合约受雇不少于1年的非技术工人,在雇佣合约届满或终止聘任(不包括即时解雇作为严重纪律处分)时,以所获发工资总额的6%作为合约酬金;
  4. 按连续性合约受雇不少于1个月的非技术工人,会获发放法定假日薪酬;以及
  5. 非技术工人如须在8号或以上台风信号生效时工作,则该日/更次的工资额应为有关工人原本享有工资的至少150%。

回到页首

投诉管理

投诉管理组负责制订和检讨有关处理各类投诉的政策及程序。二零一九年,本署共收到221,910宗市民要求提供服务或作出投诉的个案。

回到页首

服务质素检定

本署的其中一项首要工作是不断改善服务质素,确保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质素检定组的主要目标是监察和改善本署的服务质素。为达到这个目标,该组人员日常检查由本署及服务承办商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发现现行工作制度、程序及指引有不足之处,便会提出改善建议。为表扬表现优异、工作勤奋的前线人员,服务质素检定组会提名表现出色的员工领受服务质素检定奖和员工嘉许状。此外,该组以独立、客观和公正的方式,调查员工在工作上行为失当的个案和服务承办商违反雇佣规定的投诉。服务质素检定组又会进行审核检查和与雇佣规定有关的检查,以核实服务承办商有否履行与雇佣有关的承诺。

回到页首

公众教育及宣传

公众教育在确保食物安全、改善环境卫生和推广绿色殡葬作为一种可持续方式处理先人骨灰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推行公众教育,本署举办宣传及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展览和外展计划,以提高市民对该些课题的认识。

本署在九龙公园内设立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为学校、老人中心、其他非政府机构及市民安排团体参观及导览活动,亦会定期举办讲座和外展活动。为维持中心对公众的吸引力及增加访客人数,本署不时改善中心的设施和更新展板。二零一九年,本署为中心进行外墙维修工程和屋顶防水层修复工程,以保育这幢文物建筑,并翻新介绍本署工作及讲解使用公厕正确守则和不同厕所标志的展板,以及翻新在中心展示的"平安小姐"、 "清洁小姐"和 "清洁龙"卡通塑像。年内,参观中心的访客达78,404人次。中心为幼稚园及中小学举办了983场讲座和活动,而为老人中心和市民举办的讲座则分别有765场和369场。此外,流动教育中心(一辆宣传车)以外展形式推广卫生教育,往访学校、屋邨及公园达209次。

食安中心辖下设有传达资源小组,因应市民和食物业界的需要,向他们传达食物安全风险资讯。该小组的办事处设于钦州西街本署南昌办事处暨车房,提供有关推广食物安全的资料,并附设配备视听设施的展览厅和资料角。小组接受学校、社区中心和有兴趣的市民预约参观或参加食物安全讲座,以及申请借用教材、展板和视听资料。除支援食物安全风险传达的工作和活动外,小组还定期举办多项教育活动。年内,小组举办了181场研讨会、工作坊和不同类别的宣传活动,当中包括食物安全巡迴展览,对象是市民和选定的目标群体,包括食物处理人员、学生、长者和少数族裔人士。

二零一九年,本署继续通过电视和电台政府宣传短片和声带、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流动应用程式、横额、海报、小册子和单张,进行有关环境卫生、食物安全和绿色殡葬的宣传工作。本署透过清洁龙阿德的Facebook和Instagram专页,以及让清洁龙阿德在公众场合及社区活动中亮相,宣传个人、家居和环境卫生的信息,并呼籲市民合作和支持清洁香港的工作。此外,本署亦举办灭鼠运动和灭蚊运动,推动市民支持和参与防治虫鼠工作,同时协助非政府机构进行清洁活动/工作。

本署在二零一八年成立了一支专责队伍,加强推广绿色殡葬,令市民接受以绿色殡葬这种可持续方式处理先人骨灰,包括在纪念花园或在海上撒放骨灰。除了老人中心/安老院舍外,该队伍亦为大专院校、医院、教堂、公共图书馆、分区委员会和区议会举办绿色殡葬讲座。此外,专责队伍与非政府机构合作,在该等机构的宣传活动中就生死议题/生涯规划议题主持讲座或设置宣传摊位,并安排参观纪念花园或出海观看海上撒灰的活动。本署定期在公共屋邨、公众街市和公园举办巡迴展览,透过播放影片及派发单张和纪念品,宣传绿色殡葬的信息。二零一九年,该队伍合共安排了337项各类型的宣传活动。

回到页首

最近修订日期:202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