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市民因着善心或信仰而餵饲野生雀鸟,惟不当餵饲野鸟而弄污公众地方除触犯法例外,还会引致野鸟聚集而对周遭带来环境卫生问题及传播禽流感的风险。
有些市民亦把野生动物(例如野猪、猴子)当成宠物般餵饲,有机会令野生动物对人类提供的食物产生依赖,无异于将野生动物半驯化;一旦餵食的习惯被中断,这些野生动物或会误闯市区和民居觅食,便有机会造成滋扰,甚至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再者,有些人士可能本来只欲餵饲流浪猫狗,但饲料摆放在地上却引来老鼠等其他动物,甚至出现动物争夺食物的情况,引起更大的卫生问题。
餵饲野鸽导致弄污公众地方
食环署的策略和工作
加强宣传
检控行动
食环署人员若发现有人餵饲野鸟而弄污公众地方,例如遗下残余饲料在地上,可根据《定额罚款(公众地方洁淨及阻碍)条例》向违例者发出1,500元定额罚款通知书。同时,食环署亦会以传票方式向累犯不改的违例人士提出检控。在餵饲野鸟情况严重的地区,除恒常的执法行动外,食环署也会透过专责执法小队进行突击检控。
加强清洁
此外,食环署关注野鸟聚集地点的街道卫生情况,各分区环境卫生办事处或洁淨服务承办商清洁工人会按实际情况在相关的公众地点每天进行多次清扫,并安排清洗消毒相关地点。如有特别情况,食环署会安排加强清洗有关地点。
私人土地及物业的管理则由有关业主(如业主立案法团)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他们可提醒有关人士保持地方清洁卫生,切勿餵饲野生雀鸟。业主或业主立案法团也可按大厦公契履行责任及行使权利,如有需要可谘询法律意见及视乎相关公契的适用条款采取行动。
垃圾收集站或废屑箱的改善措施
有部分地区出现野生动物群集市区边陲的情况,为减低野猪及猴子等野生动物可在垃圾收集站或废屑箱内翻找食物,食环署正进行一些改善措施以避免有关的情况,例如部份野生动物常出没的地点,添置脚踏式有盖废屑箱,在临时构筑垃圾收集站的门口加建闸门及将临时构筑垃圾收集站改建成太阳能铝质垃圾收集站,以减低野生动物从废屑箱及垃圾收集站寻找食物的机会。

跨部门合作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负责动物管理及执法的工作。食环署会配合渔护署的工作,根据工作优次及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就餵饲动物而弄污公众地方执法。
地区行动特写
南区跨部门合作应对餵饲野生动物引致环境卫生问题
我可以点帮手
停止餵饲
要减少野鸟、猴子、野猪、流浪猫狗等动物在民居附近出没,最有效的方法是停止餵饲。希望市民充分理解餵饲动物的不良影响,以减少餵饲行为。
应采取的卫生预防措施
- 清理雀鸟粪便时应戴上手套
- 接触雀鸟或其粪便后,应即清洗手和脸

下载单张 请勿餵饲野鸽及其他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