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大事 |
1月3日 |
展开第一期灭鼠运动,提醒商场管理层认识防治鼠患的重要,以及减少商场和邻近范围的鼠只数目。灭鼠运动的推广期于1月15日结束。 |
1月17日至2月6日 |
展开岁晚清洁大行动,改善本港的环境卫生。 |
1月21日 |
在1月至3月期间,为学校午餐饭盒供应商举办连串工作坊和研讨会,讲解以"食物安全重点控制"为本的食物安全计划。 |
1月31日 |
本署传达资源小组设计和制作促进食物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印刷品的工作,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9001︰2000证书。 |
2月3日 |
本署在12个地区开设年宵市场,为期七天。 |
2月6日 |
本署在沙田区开设车公诞市场,为期18天。 |
2月21日至4月2日 |
展开第一期灭蚊运动,藉此提高公众意识、鼓励市民参与防治蚊患工作,以及加强各有关政府部门的协作。 |
2月21日 |
本署在多个屋邨商场举办连串巡迴展览,介绍基因改造食物。 |
3月22日 |
在3月至12月期间,本署为妇女组织的成员举办连串导师培训工作坊,介绍营养标籤。 |
4月11日至5月14日 |
本署在全港村屋及蚊患黑点展开进一步灭蚊行动,以加强灭蚊运动的成效。 |
4月15日 |
本署与消费者委员会公布就本地市场多款食盐共同研究的调查结果。 |
4月27至29日 |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医生率领代表团(团员包括本署助理署长(食物监察及管制)),前往广州访问,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
4月28至29日 |
本署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的代表与广东、深圳及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珠海举行会议,商讨卫生、动物检验检疫和食物安全事宜。 |
5月10日 |
向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提交"中学生从食物摄取铅的研究"。 |
5月23日至7月2日 |
第二期灭蚊运动展开,藉此提醒市民在雨季期间清除蚊子滋生地的重要性。 |
5月30日 |
牌照管理资讯系统第一期甲开始运作,为有效期于2005年9月1日或之后届满的现有牌照/许可证(酒牌、公众娱乐场所牌照和卡拉OK场所许可证除外)续期。 |
5月30日 |
推行卫生经理及卫生督导员计划,加强监管持牌食物业处所的食物安全。 |
6月14日 |
为食物业举办食物安全研讨会,鼓励业界继续与政府合作,改善食物安全。 |
6月28至29日 |
食物研究化验所再度获香港认可处根据香港实验所认可计划确定其认可资格,而认可范围亦扩大至更多营养项目测试。 |
7月4日至30日 |
新一期灭鼠运动展开,在持续出现鼠患问题的商场及其周边范围加强防治鼠患工作,并进一步向商场的管理层宣传防鼠讯息。 |
7月11日至8月6日 |
本署展开特别灭蚊行动,加强旧唐楼及蚊患黑点的防蚊工作,以保持灭蚊运动的成效。 |
7月14日 |
所有公众街巿的租金冻结安排延至2006年6月底。 |
7月24日 |
在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举行"食物温度控制知多啲"暨"食物安全约章"签署仪式。其他教育配套活动包括为食物业从业员、教师及市民举办连串食物卫生讲座,以及在多个商场举办巡迴展览。 |
7月25日至8月23日 |
四川发生猪链球菌感染事件后,本署加强内地进口猪只和猪肉的检验和检疫工作,以及猪只在屠房宰前和宰后的检验工作。 |
8月8日至24日 |
由于发生猪链球菌感染事件,本署人员巡视内地五个养猪场:两个位于湖南、两个位于四川及一个位于广西。 |
8月15日至10月8日 |
第三期灭蚊运动强调登革热及日本脑炎带来的风险,并推动社区在雨季结束时继续防控病媒。 |
8月18日至9月6日 |
本署加强在入口管制站及街市监察和抽取鱼类及鱼类制品样本,化验是否含有孔雀石绿。 |
8月23日至24日 |
本署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代表在北京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先生会面。双方就加强供港食品安全事宜达成共识。 |
8月26日 |
政府在宪报刊登《2005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即时禁止食物含孔雀石绿。 |
8月31日 |
行政长官曾荫权到访本署以加深了解部门提供的不同服务。 |
8月31日 |
本署就天水围天恒邨一名居民感染日本脑炎的本地个案进行病媒调查,加强防蚊措施,并特别留意养猪场附近地方和候鸟聚居地点。年内再没有录得个案。 |
9月2日至10月14日 |
由于发现孔雀石绿,本署与渔农自然护理署联合巡查了39个淡水鱼养殖场。 |
9月7日 |
本署把监察进口鱼类是否含孔雀石绿,纳入食物监察计划内。 |
9月15日 |
本署与消费者委员会公布携手测试罐头鱼及吞拿鱼三文治组胺含量的结果。 |
9月26日 |
新一轮"保持香港清洁"宣传活动展开,内容包括电视宣传短片和电台宣传声带、海报和贴纸等,鼓励市民继续保持城市清洁。 |
10月1日 |
新落成备有空调的旺角熟食市场正式启用。 |
10月24日 |
政府刊登宪报,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抗氧化剂加入《食物内防腐剂规例》附表1。 |
10月24日至12月10日 |
第三期灭蚊运动后,本署在全港展开特别灭蚊行动,在村屋、客╱货运码头、货柜码头、旧唐楼及蚊患黑点加强防治蚊患。 |
10月24日至25日 |
举办动物疾病与公共卫生工作坊,讲者包括内地、加拿大和香港的科学家和政府人员。 |
11月16日 |
本署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的代表与深圳市政府举行会议,磋商食物安全事故的沟通机制及公共卫生事宜。 |
11月22日 |
本署为家长教师会的成员举办多个有关基因改造食物的导师培训工作坊。工作坊举办日期至2006年3月。 |
11月23日 |
本署在11月至2006年2月期间,安排新一轮工作坊和研讨会,向盆菜供应商讲解以"食物安全重点控制"为本的食物安全计划。 |
11月29日 |
为政府部门及业界代表举办"无鼠患城市及蚤类和吸血蠓的防治"讲座。 |
12月1日 |
备有空调的大角咀街市落成启用,为前界限街街市和前大角咀临时街市的摊档承租人,以及大角咀临时熟食小贩市场的持牌小贩重置设施。 |
12月9日 |
2006年灭鼠运动展开,在较多游人前往的乡郊地区如远足径及乡村进行灭鼠工作。灭鼠运动的推广期于2006年1月5日结束。在运动推行期间亦展开为期12个月的"无鼠小区"试点研究计划。 |
12月13日至18日 |
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署设立紧急协调中心,以便与其他政府部门联手迅速处理重大事故。 |
12月15日 |
本署与消费者委员会一起公布用完即弃塑胶外卖容器的调查结果。 |
12月29日 |
本署局部撤销美国牛肉的暂停进口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