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报内容

第五章 - 行政及发展

行政及发展部为整个部门提供各种管理及支援服务,包括员工管理及发展、财务管理、资讯科技、建设工程策划和推行、外批服务、投诉管理,以及有关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的公众教育及宣传。

职系管理

本署有三大职系,即卫生督察职系、小贩管理主任职系及管工职系。本署有两名职系经理,一名专责管理卫生督察职系人员,另一名则负责小贩管理主任及管工职系人员。职系经理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例如人力策划、职业前途发展、职位调派、员工晋升及培训。

卫生督察职系共有六个职级,即高级总监、总监、卫生总督察、高级卫生督察、一级及二级卫生督察和见习卫生督察。他们负责执行有关环境卫生及食物安全的职务,例如环境滋扰、发牌、检控、肉类检验、洁淨服务、服务外批、防治虫鼠、小贩管理、街市管理、坟场及火葬场管理、食物管制及卫生教育。

小贩管理主任职系共有五个职级,即首席小贩管理主任、总小贩管理主任、高级小贩管理主任、小贩管理主任及助理小贩管理主任。他们负责管制街头摆卖活动、管理小贩认可区,以及对非法摆卖活动采取执法行动。他们亦获授权对违反洁淨条例的人(例如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采取法律行动。

管工职系共有四个职级,即高级巡察员、巡察员、高级管工及管工。他们主要负责督导初级人员执行街市管理、街道洁淨、废物收集、防治虫鼠等工作,以及监察本署承办商的服务表现。他们亦获授权对违反洁淨条例的人采取法律行动。

回到页首

员工培训

本署为员工提供职业训练及一般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协助员工获取晋升所需的资格。本署安排员工参加内部课程、本地院校课程,以及在香港以外地方举办的课程。所有培训课程均设有评估制度,评定成效。

内部培训课程旨在提升员工的专责才能和关键才能。这些课程主要是由本署训练组人员设计、开办和讲授。

本署亦有委讬本地学术机构为员工开办培训课程,有些课程可以让学员取得晋升所需的资格。此外,本署亦会资助员工报读内容切合部门需要的本地公开课程。

如香港没有合适的课程,本署会安排员工到香港以外的地方受训,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回到页首

管理参议

管理参议主要包括管理谘询和统计服务,以协助本署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监察服务表现水准,以及制订关于提供服务及员工管理的政策。

年内,管理参议、调查及统计组完成五项主要管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检讨小贩牌照组的工作"、"食物业及其他行业牌照/许可证的电子申请表格"、"公众街市人手检讨"、"废物收集服务检讨",以及"分区洁淨组督导架构检讨"。年内,该组进行的统计调查,计有市民对卫生教育宣传印刷品效用的意见调查、市民购买食物习惯统计调查,以及市民对食环署垃圾桶上的宣传贴纸效用意见调查。

管理参议、调查及统计组继续提供谘询服务,以协助实施各检讨报告提出的建议,支援电脑条码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运作,以及改善本署各款表格的设计。该组又指导署内各组别如何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蒐集到的数据。

回到页首

财务管理

按开支类别分列的开支细目(图表)

按开支类别分列的开支细目(图表)

  亿元 百分率
个人薪酬及与员工有关连的开支 22.07 61.0%
部门开支及其他费用 11.24 31.1%
资本及非经常开支 2.87 7.9%
按工作性质分列的开支细目(图表)

按工作性质分列的开支细目(图表)

注:由于四舍五入,百分率相加后未必是100%。

  亿元 百分率
环境卫生 15.68 43.3%
街市及小贩管理 11.56 32.0%
食物安全及公共卫生 4.68 12.9%
行政及发展 2.22 6.1%
食物业监管 1.85 5.1%
公众教育及市民参与计划 0.19 0.5%
收入细目(图表)

收入细目(图表)

  亿元 百分率
街市档位租金 3.5 48.1%
牌照及许可证费用 2.42 33.2%
其他收入 1.36 18.7%

本署的财务及物料供应科负责署内所有开支和采购事宜,包括支付款项、提供财务意见及监管工作。

年内,本署的开支合共36.18亿元,其中22.07亿元用以支付员工薪酬及津贴和与员工有关连的开支,11.24亿元用于部门开支及其他费用,2.87亿元则用以支付资本及非经常开支。

以工作性质分类,大部分开支用于提供环境卫生服务(15.68亿元),其余依次为街市及小贩管理(11.56亿元)、食物安全及公共卫生(4.68亿元)、行政及发展(2.22亿元)、食物业监管(1.85亿元),以及公众教育及市民参与活动(1 900万元)。

年内,本署的收入为7.28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本署辖下公众街市档位的租金(3.5亿元),以及签发牌照和许可证的收费(2.42亿元)。其他收入来源包括坟场和火葬场服务费(6,300万元)、肉类检验费 (2,800万元),以及其他杂项服务收费(4,500万元)。

回到页首

资讯科技

为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署广泛应用资讯科技。年内,本署已把人事管理电脑系统升级,以提高硬件的运作效率、改善软件的工作流程和改良用户界面。此外,为提高电脑运作的可靠性和加强保安,本署已把不少电脑操作系统升级。

在内部运作方面,本署正着手推行多项资讯科技计划:

  • 在政府内部推行的资讯科技设施普及计划预计于二零零六年完成。根据该计划,政府会为现时未有办公室自动化联网电脑的员工,提供已安装办公室自动化软件、"政府与雇员"和"政府与政府"电脑应用程式,以及能够接驳互联网的共用联网电脑,并为他们开设个人电邮帐户。
  • 发牌/发证系统的升级工作正在进行,以增加更多功能,用以处理各类食肆牌照、公众娱乐场所牌照、酒牌、售卖食物许可证及卡拉OK场所许可证的申请,以及把更多现时由人手操作的程序自动化,从而提高办事处的运作效率。升级工作将于二零零六年完成。
  • 本署现正制作另外16份电子表格,让市民有更多选择,可以电子方式递交牌照申请。有关工作预计于二零零六年完成。

展望未来,本署会继续完善资讯科技基本建设和电脑系统,并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推行资讯科技项目,例如:

  • 为提高运作效率和改善为市民提供的服务,本署现正研究建立一套中央资料系统,以备存由农业化学及兽医药物小组处理,有关牲畜入口、监察测试和测试结果的记录。
  • 本署负责就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食物危机处理事宜进行食物样本测试。为提高分析测试结果的成效,本署现正研究连接现有的食物样本化验记录系统和食物检查系统。
  • 为了向各科组及各办事处提供稳妥、紧贴最新发展和配备最新保安功能的电子信息系统,本署现正研究把现有的电邮伺服器及工作站升级。有关工作预计于二零零六年推行。

回到页首

建设工程

在二零零五年政府基本工程计划资源分配工作中,与食物和环境卫生服务有关的建设工程获得的五年拨款估计为19亿元,其中约9亿元用以支付正在施工的工程开支,或为已完竣的工程清缴尚未缴付的帐目,其余10亿元则预留进行新工程。

回到页首

街市

旺角熟食市场和位于大角咀市政大楼内的新街市已分别于十月及十二月启用。此外,在爱秩序湾填海区兴建新街市及重建湾仔街市的工程现正进行;本署现正兴建新小卖亭,以取代赤柱临时街市。

由于有三个街市和四个熟食中心(共五项工程) 已取得最少85%的承租人支持,本署除了进行一般改善工程外,亦会为这些街市和熟食中心加装空调系统。这些街市和熟食中心包括:

  • 鹅颈熟食中心
  • 花园街熟食中心
  • 花园街街市
  • 新墟街市
  • 石湖墟熟食中心
  • 渔湾熟食中心
  • 渔湾街市

鹅颈熟食中心、渔湾街市及熟食中心,以及石湖墟熟食中心的工程已经完成;新墟街市的工程仍在进行;花园街街市及熟食中心的工程在筹划阶段。

此外,本署会在其中11个街市和四个熟食中心进行主要改善工程,以配合最新的建筑物和消防规定,以及进行其他一般工程。

鹅颈街市的改善工程已经完成,下列街市和熟食中心的改善工程已取得拨款并已施工,预计将于二零零六年年初完成:

  • 香港仔街市及熟食中心
  • 牛池湾街市及熟食中心
  • 牛头角街市及熟食中心

本署会为下列街市和熟食中心的工程申请拨款:

  • 北葵涌街市
  • 保安道街市及熟食中心
  • 上环街市
  • 荃湾街市
  • 同益街市
  • 荣芳街街市
  • 杨屋道街市

多个街市亦进行消防改善工程和一般改善工程。这些改善工程为自二零零二至零三年已展开的分阶段工程的部分内容。

回到页首

垃圾收集站

为求改善本港的居住环境,本署继续在设有现代化除臭装置的密封式建筑物内提供离街垃圾收集设施,以取代路旁的临时垃圾收集站。葵涌兴盛路、大屿山竹篙湾和大埔林村的垃圾收集站已于年内竣工;深水埗医局街和屯门达仁坊的垃圾收集站正在兴建。

观塘崇仁街的垃圾收集站正进行扩建工程。本署现正为大埔的六个乡村式垃圾收集站筹划改善工程。

回到页首

公厕

大屿山欣澳和青衣青屿干线观景台的新公厕已经竣工。现正兴建的新公厕位于九龙塘公共运输交汇处、油尖区永安广场公园、西贡斩竹湾、荃湾老围路、沙田马料水海滨和科学园路、大埔白石角、新湾仔街市、南区赤柱综合大楼和赤柱海滨,以及深水埗医局街。此外,根据公厕改善工程计划,年内有11个公厕和旱厕的改善工程已经完成,另有58个公厕和旱厕的改善工程正在进行或在筹划阶段。此外,根据前全城清洁策划小组的建议,把100个旱厕改建为冲水式厕所的基本工程项目,年内有八个旱厕已改为冲水式厕所,余下92个的改建工程现正进行或筹划。

回到页首

坟场及火葬场

钻石山火葬场更换六个火化炉的工程正在进行,根据计划,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将分别于二零零七年初和二零零八年年底竣工。本署正筹划在和合石火葬场兴建七个棺木/骨殖火化炉,以及在哥连臣角火葬场重置九个火化炉。在葵涌灵灰安置所、哥连臣角灵灰安置所及和合石灵灰安置所兴建7,000个灵灰龛的工程正在进行,计划于二零零六年竣工。本署现正筹划在长洲灵灰安置所、钻石山灵灰安置所、葵涌灵灰安置所及和合石坟场提供更多灵灰龛。

回到页首

外批服务

外批服务合约(图表)

外批服务合约(图表)

外批服务合约项目 数目 亿元
街道洁淨服务(包括公厕洁淨服务) 26 6.953
废物收集服务 17 3.379
街市及市政大厦洁淨服务 34 1.675
护卫服务 23 0.571
其他服务 41 4.176

截至二零零五年年底,本署与私人承办商签订的服务合约共有141份,合约总值为16.754亿元。外批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服务的成本效益和效率。

批给私人承办商负责的服务,包括公众街市洁淨、街道洁淨、废物收集、机动清扫街道、机动清理集水沟、市政大厦洁淨、护卫、溪涧防蚊、动物尸体收集、坟场和灵灰安置所洁淨及剪除杂草,以及可循环再造废物回收等服务。

为确保承办商提供服务的质素符合标准,本署批出的合约订明可量度的服务表现标准。此外,标书载有保障非技术工人权益的条款,而本署人员亦会监察巡查,确保承办商遵守合约条款的规定。

回到页首

投诉管理

本署的投诉管理组负责制订和检讨各类投诉的处理政策及程序。年内,本署收到137,962宗投诉,其中136,633宗涉及本署的服务。

投诉管理组负责就与员工有关的投诉(涉及刑事罪行、贪污、严重失当行为及失职的投诉除外)进行独立调查。接获投诉后,该组随即展开跟进行动和回复投诉人,并按照投诉的类别、性质和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补救行动或改善措施。

回到页首

服务质素检定

本署首要工作之一,是不断改善服务质素,确保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质素检定组主要负责每天巡查本署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发现现行工作制度、程序及指引有不足之处,便会提出改善建议。该组亦会提名表现出色的员工竞逐服务质素检定奖,以激励表现优异、工作勤奋的前线人员。服务质素检定组亦负责以独立、客观和公正的方式,调查失职个案。

回到页首

公众教育及宣传

对本署绝大部分的工作及措施来说,公众教育十分重要,是确保食物安全和改善环境卫生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推行公众教育,本署举办宣传及教育活动,并举行展览、外展计划和研讨会,以提高市民对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的认识。

本署于旺角花园街市政大厦设有传达资源小组,及在尖沙咀九龙公园内设立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

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为学校、志愿机构及市民安排团体参观及导览活动,又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各类活动。年内,该中心的参观人次达156,082名,并分别为幼稚园及中小学举办1,034次讲座、展览和活动,为老人中心举办931次讲座,以及为新来港人士和市民大众举办377次讲座。该中心的人员借助视听器材,以及透过答问环节、示范和游戏等活动阐述讯息,令学习过程更充实和生动。而传达资源小组在二零零五年共举办87次学校讲座及50次讲座予公众人士参加。

在食物安全方面,本署推行多项宣传和教育计划,主题包括营养成分标籤制度、基因改造食物、食物安全重点控制系统和盆菜的食物安全。本署为青年中心、妇女团体及家长教师会的成员举办多个有关营养成分标籤制度和基因改造食物的导师培训工作坊。

本署又透过不同渠道,宣扬食物安全重点控制和盆菜的食物安全讯息,例如举行食物安全日和食物卫生研讨会、制作由本地及国际名人参演的宣传短片,以及编制有关健康教育的印刷品和电子宣传品。本署定期公布食物监察结果,让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可作出知情的选择。

因应食物业人士的需要,本署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关于食肆牌照的研讨会,向已申领食肆牌照或有意经营食物业的市民讲解领牌事宜。

在环境卫生方面,本署于二零零五年年中展开新的宣传活动,包括在电视播放宣传短片和在电台广播宣传声带、在巴士站及火车站展示广告,以及制作横额、海报和单张。宣传活动的主要讯息是鼓励市民继续保持香港清洁和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此外,本署还举行灭鼠运动和灭蚊运动,推动市民支持和参与防治虫鼠的工作。

为鼓励社区参与保持香港清洁的工作,本署又拨款180万元,资助区议会及地区组织举办清洁活动/运动。

回到页首

职业安全及健康

本署一直十分关注员工的职业安全及健康,并推行多项提高职安健的措施,包括成立部门安全管理委员会、举办不同类型的推广活动。年内,为进一步提高职安健水平,本署推行或参与多项新措施及活动:

  • 成立部门高层工作小组,监察工伤情况,讨论有关职安健的政策和改善措施,以及在有需要时跟进个别工伤个案;
  • 订定工作计划,加强在垃圾收集站的职安健措施;
  • 为于垃圾收集站工作的二级工人、管工及巡察员提供必修的职安健训练课程;
  • 修订《部门职业安全及健康规则手册》,并向所有员工派发与其工作有关的最新职安健指引;
  • 部门职业安全健康大使团队在二零零五年参与22项由职业安全健康局所擧办的活动,包括参观、研讨会及讲座;及
  • 管职双方组队参与由公务员事务局主办的"公务员职安健日竞技比赛",并获得全场总亚军。

回到页首

最近修订日期: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