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大事 |
1 月 7 日至 2 月 1 日 |
展开 2008 年灭鼠运动推广期,针对街市及邻近地方。 |
1 月 20 日至 2 月 2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代表团前往阿根廷和巴西,审核视察当地的牛只和家禽屠房与加工厂及牛场。 |
1 月 21 日 |
食物安全中心的营养资料查询系统获 2007 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最佳公共服务应用 ( 最受欢迎 ) 奖银奖。 |
2 月 1 日至 7 日 |
在 12 个地区设立年宵市场。 |
2 月 1 日 |
食物安全中心推出快速警报系统,就食物事故加强与业界沟通,以便业界迅速采取适当行动。 |
2 月 4 日至 21 日 |
在沙田设立车公诞市场。 |
2 月 7 日至 21 日 |
在大埔设立放马莆新春市场。 |
2 月 14 日 |
展开检疫侦缉犬计划,检疫侦缉犬在各边境管制站执行侦测工作,找出由旅客非法携带入境的生肉和家禽。 |
2 月 25 日至 3 月 20 日 |
展开 2008 年第一期灭蚊运动,提高市民的防蚊意识,鼓励市民参与防治蚊患。 |
3 月 17 日 |
食物安全中心联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欧洲委员会健康及消费者保护总理事会合办 " 营养资料标籤制度工作坊 " 。香港、欧盟和澳门的代表与其他专家在工作坊上分享有关推行营养标籤的经验,并交流最新资讯。 |
4 月 5 日 |
疾病应变小组的香港媒传疾病 ( 登革热、疟疾及日本脑炎 ) 调查服务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 9001:2000 证书。 |
4 月 14 至 17 日 |
食物安全中心参与国际资讯科技博览 2008 ,在场内的政府展览场馆展示资料。 |
4 月 16 日 |
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鱼类的汞含量与食用安全研究结果。 |
4 月 22 日 |
配合 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开始为沙田、北区及油尖区食物业处所经营者举办连串食物安全研讨会。 |
4 月 22 至 26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代表团前往泰国,审核视察当地的鸡只屠房与加工厂、禽蛋加工厂、猪只屠房及家禽农场。 |
4 月 28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举办传媒工作坊,加强双方合作。 |
4 月 28 日至 7 月 4 日 |
推行 2008 年第二期灭蚊运动,提醒市民在雨季注意清除蚊子滋生的地方。 |
5 月 1 日 |
食物安全中心推行第二阶段食物进口商及分销商立法前自愿登记计划,以便发生食物事故时追查食物来源和进行跟进。 |
5 月 13 日至 8 月 8 日 |
展开 2008 年灭鼠运动深化期,针对街市、小贩市场、固定小贩摊位、食物业处所与毗邻后巷、公众货物装卸区及其他经常易有鼠患的地点,加强防治工作。 |
5 月 14 日 |
食物安全中心联同消费者委员会公布本港食物反式脂肪含量研究结果。 |
5 月 19 至 27 日 |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本署一队人员加入政府的公共卫生队,前往四川映秀镇支援环境卫生控制工作。 |
5 月 23 日 |
防治虫鼠事务谘询组开始为筹办 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残疾人奥运会马术比赛的马术公司提供防治虫鼠意见。 |
5 月 28 日 |
《 2008 年食物及药物 ( 成分组合及标籤 )( 修订:关于营养标籤及营养声称的规定 ) 规例》获立法会通过,并将于 2010 年 7 月 1 日生效。 |
6 月 7 日 |
从深水埗保安道街市三个家禽档禽笼抽取的粪便样本对 H5N1 禽流感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街市内 2,000 多只家禽被屠宰。 |
6 月 8 日 |
当局从保安道街市抽取的鸡粪样本验出含有 H5N1 禽流感病毒后,本港暂停从内地进口活家禽和雀鸟 21 天。 |
6 月 9 日 |
活家禽零售点休市清洁日由 6 月 11 日提前至 6 月 9 日,以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零售点内所有未卖出的活家禽均被屠宰。 |
6 月 11 日 |
从联和墟街市、仁爱街市、鸭脷洲街市和保安道街市抽取的环境样本,对 H5N1 禽流感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为防止病毒扩散,渔农自然护理署 ( 渔护署 ) 署长宣布所有活家禽零售点为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地方,零售点所有家禽均须屠宰。本港暂停从内地进口活家禽,而本地家禽农场亦暂停把活家禽运往市场出售 21 天。 |
6 月 25 日至 7 月 9 日 |
所有售卖活家禽的街市摊档和新鲜粮食店均须经食环署和渔护署人员视察,确保适宜接收及恢复售卖活家禽。 |
6 月 27 日 |
食物安全中心发出《营养标籤及营养声称技术指引》及《营养标籤及营养声称检测方法技术指引》,协助业界及化验服务供应商了解和遵守营养资料标籤制度。中心在 7 月至 12 月为业界举行连串工作坊。 |
6 月 29 日 |
食物安全中心在屯门巿广场举办 "食物安全日2008" ,主题为 "食物安全五要点" ,并于 6 月至 9 月期间,在全港举办巡迴展览。 |
7 月 1 日 |
《2008 年食物内防腐剂 ( 修订 ) 规例》生效,业界有两年时间适应《修订规例》所带来的转变。 |
7 月 2 日 |
渔护署署长撤销将所有活家禽零售点定为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地方的颁令,零售市场恢复售卖活家禽。 |
7 月 2 日 |
《2008 年食物业(修订)规例》生效。零售点所有活家禽均须在每晚 8 时前屠宰,处所内不得存留活家禽过夜。 |
7 月 3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举行"食物安全'诚'诺"签署仪式,食物业人士承诺向员工、同业及顾客推广 "食物安全五要点" 的信息。 |
7 月 9 日 |
在 7 月至 9 月期间,于全港各区为持牌食物业处所的经营者及市民举办连串食物卫生讲座。 |
7 月 14 日 |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超过 6 亿元,实施活家禽零售商退还牌照∕租约安排。自愿放弃售卖活家禽准许的零售商可获发放特惠补助金,受影响的工人也会获发放一笔过补助金。 |
8 月 1 日 |
爱秩序湾街市启用。 |
8 月 11 日至 10 月 3 日 |
展开 2008 年第三期灭蚊运动,提醒市民注意登革热及日本脑炎的威胁,推动市民继续防控病媒。 |
8 月 22 日 |
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总结奥运会马术比赛时表示,已达到食物中毒零事故的目标。 |
8 月 23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举行第二届消费者联系小组成立典礼,小组任期由 2008 年 8 月至 2010 年 7 月。 |
9 月 1 日 |
新湾仔街市启用,取代旧湾仔街市。 |
9 月 9 日 |
本署参加职业安全健康局举办的第七届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大奖,并以"安装倒车监察装置"夺得安全改善项目大奖的优异奖。 |
9 月 14 日 |
食物安全中心密切留意内地三鹿牌婴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事件,并在市面抽取内地制造的奶粉样本作检测。全部样本均没有验出三聚氰胺。 |
9 月 16 日 |
首次验出食物样本 ( 一款酸奶味雪条 ) 含有微量三聚氰胺。设立三聚氰胺的电话查询热线。 |
9 月 17 日 |
开始每天在食物安全中心网页公布食物样本的三聚氰胺化验结果。 |
9 月 23 日 |
制定《2008 年食物内有害物质 ( 修订 ) 规例》。 |
9 月 24 日 |
活家禽零售商退还牌照∕租约计划截止申请。 |
10 月 15 日 |
本署获得 2008 年申诉专员嘉许奖 ( 公营机构奖 ) 。 |
10 月 21 日至 11 月 1 日 |
食物安全中心代表团前往英国和波兰,审核视察当地的牛只、猪只和家禽屠房与加工厂、牛海绵体病化验所,以及牛场、猪场、野味场及鸡场。 |
10 月 24 日 |
《2008 年公众卫生及市政 ( 修订 ) 条例草案》刊宪。《条例草案》赋权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以行政方式作出命令,禁止输入和供应任何有问题的食物,并指令收回任何已供应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和保障公众健康。 |
11 月 1 日 |
爱秩序湾街市熟食中心启用。 |
11 月 20 日 |
食物及卫生局和本署的代表,与广东、深圳和珠海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代表,以及澳门民政总署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代表在深圳举行会议,商讨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控制事宜。 |
12 月 1 日 |
宣布延长流动小贩自愿交回牌照计划一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 |
12 月 1 日 |
《2008 年食物内染色料 ( 修订 ) 规例》生效,将红 2G 从准许染色料名单中剔除。 |
12 月 1 及 2 日 |
举办"鱼类及鱼类制品入口管制"兽医公共卫生工作坊,讲者包括内地、澳洲、日本、英国和欧盟食品安全局的专家。 |
12 月 9 至 12 日 |
食物安全中心联同世界卫生组织在香港举办总膳食研究工作坊。 |
12 月 10 日至 29 日 |
当局证实元朗一个农场出现一宗 H5N1 禽流感个案后,本港暂停从内地进口活家禽和雀鸟,为期 21 天。 |
12 月 15 日 |
食物安全中心联同消费者委员会公布饭面制品卫生测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