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食物環境衞生署秉持努力不懈的精神,積極保障食物安全,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衞生的環境。

環境衞生

公眾街市和熟食中心

政府現正推展七個新街市項目,包括在天水圍、東涌市中心、將軍澳、古洞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興建公眾街市,以及在天水圍設立臨時街市,這些項目處於不同的規劃階段。本署一直與相關部門合作興建新街市,讓市民在購買新鮮糧食方面有更多選擇。由於興建新街市需時,政府在二零一九年十月宣布在天水圍天秀路公園旁的空地設立臨時街市,讓市民及早有多一個購買新鮮糧食的選擇。為了盡量縮短在工地現場的施工期,臨時街市採用「組裝合成」方式建造。視乎實際進度,預計可於二零二零年年底完工啓用。

此外,政府已預留20億元推行為期十年的街市現代化計劃,以提升公眾街市的營運環境,惠及市民大眾和租戶。計劃的首個項目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本署同時計劃全面翻新另外三個街市(即楊屋道街市、牛頭角街市和九龍城街市),以及為約10個街市進行小型翻新或改善工程。

公廁

本署持續推行公廁翻新計劃,改善公廁設計及設施。翻新公廁時會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盡量加入方便使用的設施,包括感應式梘液器、感應式沖廁系統、電動乾手機、以及發光二極管照明裝置等。

二零一九至二零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公布,政府會增撥約六億元,由該年起計五年內分階段為約240個本署管理的公廁展開翻新或優化工程,以改善公廁的設施和提高公廁的清潔衞生水平。年內,有49個公廁完成翻新或優化工程,包括15個設於主要旅遊景點的公廁。

本署定期在使用率較高的公廁加強深層清潔服務,同時加強巡查及監察公廁的清潔工作,並致力研究引進新科技裝置,以改善公廁的衞生情況。本署會在相關服務合約續約時,把深層清潔服務推展至所有公廁。

小販管理

本署把435個空置固定小販攤位重新編配,在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至十月二十日接受申請,期間共收到14,126份申請,當中12,788份符合資格。本署其後進行電腦隨機排序結合人手抽籤,以決定重新編配攤位的優次。截至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一日,已被揀選的攤位有410個。

防治鼠患

食環署積極引進新科技以防治鼠患。自二零一九年四月起進行測試,以熱能探測攝錄機和夜視攝錄機拍攝老鼠的影像,配以人工智能分析。本署會擴大熱能探測攝錄機的測試範圍,加強監察鼠患,以及提升滅鼠行動的成效。

本港於二零一九年五月錄得三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個案,政府同月展開全城清潔運動。食環署聯同其他部門加強防治鼠患工作,特別留意目標小區,包括後巷、食肆和公眾街市,又為其他部門的防治鼠患工作提供技術支援。我們亦加強了公眾教育和宣傳。二零一九年,有關鼠患的檢控個案和捕獲的鼠隻均有所增加。

防治蚊患

鑑於每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上升,政府在二零一九年四月展開全港密集式防蚊滅蚊行動。有賴各部門多月來加強合作,共同防治蚊患,由二零一九年八月至年底,各監察地點的分區指數均沒有錄得超過20%的警戒水平。

綠色殯葬、墳場、火葬場及骨灰安置所

本署一直探討各種可行的方法,以增加公眾骨灰安置所設施,並推廣綠色殯葬。

本署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二日設立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截至二零一九年年底,已有逾3,400名市民登記。我們亦在新葵涌紀念花園附近設置電子屏幕,鼓勵及方便市民以電子方式悼念先人。

本署首個可供安放流產胎的設施“永愛園”設於粉嶺和合石,於二零一九年四月正式啓用。該處環境優美靜謐,提供300個安放位置,而該設施命名為“永愛園”,更象徵永遠的關懷和愛護。

本署由二零一九年五月中開始接受新建的可續期骨灰龕位編配申請,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和灣仔黃泥涌道靈灰安置所分別提供約21,000個和850個可續期骨灰龕位。攪珠和電腦抽籤於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四日舉行。

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委員會發出了四個私營骨灰安置所牌照、原則上同意了兩宗牌照申請和一宗暫免法律責任書申請,並拒絕了15組指明文書申請。

食物安全

非洲豬瘟

政府年內致力在不同層面預防和控制非洲豬瘟。政府考慮了本地及海外專家的意見,在活豬業界支持下,實施俗稱“日日清”的安排,即所有運到屠房的活豬會在一天內屠宰。在這項新安排下,屠房內不同位置的豬欄每日均可清空,以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本署會繼續與香港海關合作,加強執法行動,打擊非法進口生肉活動。

食物監測和風險評估

本港的食物安全一直維持在高水平。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在食物供應流程的每個階段(即進口、製造以至批發和零售)都會抽取樣本進行檢測。年內,食安中心共檢測約66,000個食物樣本,包括進行微生物檢驗、化學分析及輻射水平檢測,評估是否符合法定標準和標籤規定,整體合格率為99.8%,與近年情況相若。

二零一九年,食安中心公布了多項風險評估研究的結果,包括“本港市面出售水產中的有機錫化合物”、“食物中的柄曲霉素”、“調製茶類飲品的糖含量及能量值”,以及“本地食物中之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含量”。

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

食安中心透過資訊科技改善運作模式,支援前線同事的工作,並強化中心在食物進口管制方面的能力,自二零一九年十二月起分階段推展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入門網站)。入門網站是食安中心與食物商的一站式電子溝通平台。透過該網站,食物商可按法例要求完成食物進口商或分銷商登記,隨時提交進口許可證和進口准許的申請,以及記錄進口食物批次抵港的資料。食安中心也可利用入門網站,為食物進口商提供食物安全和進口管制的資訊。

隨着入門網站投入服務,食安中心實行多項便利措施,包括採用較簡便的進口許可證及進口准許式樣和申請表,以及延長進口簽證辦事處處理網上申請進口許可證的運作時間等。食物貿易商亦可在網上提出申請,免卻親身到食安中心遞交表格。

食物安全標準及食物安全管制

《2018年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修訂規例》)已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一日生效。該條例所作的修訂,旨在加強規管和訂立新標準,以保障公眾健康和提高規管工作的成效,並促使本港的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修訂規例》把受規管金屬污染物的數量由七種增至14種,而適用於不同食物和食物組別的金屬污染物上限的數目則由19個增至144個。《修訂規例》亦為個別食物和食物組別加入定義,同時為如何就乾燥、脫水或濃縮處理的食物和複合食品應用有關上限訂定原則。

風險傳達

食安中心一年一度的重點活動二零一九年食物安全日於六月二日舉行,主題為“安全食物齊選擇 保障健康人人讚”。這項活動鼓勵消費者與政府和業界協力確保食物安全,保障公眾健康。透過掌握清晰可靠的資訊,消費者可了解食物帶來的健康風險,從而選擇安全和有益的食物。

食安中心在二零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為業界舉辦兩年一度的食物安全研討會,讓政府與食物業人士就本港的食物安全議題交換資訊和意見,約有200名業界代表出席。研討會環繞四大範疇,即食物規例及指引、管制措施及系統的執行、食物安全推廣,以及製作安全又健康的食物。

為減少市民從膳食中攝入鹽和糖,食安中心推行“全城減鹽減糖”行動計劃,與食物業界携手合作,為預先包裝白方包及麥方包制定自願減鈉目標,以便利業界改良食物配方。

上文概述本署於二零一九年的工作。我感謝所有同事努力工作,克盡己任。我們會繼續同心協力,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市政服務。

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