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谢有你
一起携手 打开清洁之门
|
影片:食环署提升垃圾收集服务 致力改善环境卫生
香港人烟稠密,对垃圾收集服务需求甚殷,市民既想方便,但又担心公众垃圾收集站等市政设施会带来环境滋扰,普遍存在着“不在我家后门”(Not-in-my-backyard)的心理。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透过适切的硬件设计和运作安排,以及采用不同科技,致力在提供清洁卫生的垃圾收集服务之余,以减低公众垃圾收集站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气味等对社区带来的影响。在一些垃圾收集站,我们亦采用切合周边环境的建筑设计,或在垃圾收集站闸门贴上生动可爱的清洁龙阿德卡通绘图,为社区带来一抹色彩。食环署现正试行优化垃圾收集站翻新计划,提升设施。另一方面,食环署正采取不同措施,改善清洁从业员的工作环境。
食环署管理164个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分别有45个设于港岛区,65个设于九龙区,54个设于新界及离岛区)、8个临时垃圾收集站、877个乡村式/临时构筑垃圾收集站,以及约1 960个放置垃圾桶的地点。
影片: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内垃圾压缩机暂存市民交来家居垃圾的运作
选址及附近环境
公众垃圾收集站为市民收集弃置的家居垃圾,在市区,公众垃圾收集站通常座落住宅或商业楼宇附近,而在新界乡郊地方则会建于乡村附近地方,以便利居民。
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
日常运作
食环署及洁淨服务承办商的垃圾收集车辆会每天到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收集家居废物,另外亦会根据当区的家居废物量和社区的需求而设定相应的开放时间。在一些较繁忙的地区,如资源及情况许可,以及得到社区支持,食环署会延长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开放时间。
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地址和开放时间
至于其他类别的废物,例如建筑废物,市民应自行聘用私人洁淨承办商安排运往由环境保护署管理的堆填区、废物转运站或由土木工程拓展署管理的公众填土设施。
为避永久离街免垃圾收集站内的气味对附近居民和途人造成滋扰,垃圾收集工作必须在站内进行。垃圾收集站运作时会把大闸关闭至与地面保持30厘米距离,令站内维持负压环境,避免垃圾收集运作影响周边环境卫生。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均分别设有挂墙扇、通风装置、除臭排气系统及车辆废气排气系统,并会确保垃圾收集站内的排气系统运作正常,并在收集垃圾后把垃圾收集站的窗户打开,以保持垃圾收集站内空气流通。
减低影响及方便市民的科技应用和硬件设计
因应实际需要和不同场地环境的限制,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设计和大小各异,其主要出入口必须可供垃圾收集车辆进出及设有另一独立出入口供市民使用。
食环署一直有留意垃圾收集站运作可能对附近环境造成的影响,故此在政策上要求兴建有适切设计并备有除臭系统以及车辆废气抽气装置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目的是要避免在路边进行垃圾收集工作并因此而对附近交通及居民带来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减低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及气味等滋扰,食环署亦已在繁忙地区引入垃圾压缩机及勾斗车系统,以减少在站内处理垃圾的时间及提高运作的效率,有关系统同时亦可减低噪音及垃圾收集车辆所产生的废气。
另外,新建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设计、规划、建设和运作须符合《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第九章内所订明的环境标准与准则的规定,并采用密封式有盖设计,尽量减低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以及需同时兼顾美观的外型及无臭的考虑作为设计的目标。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设计以负气压为基础,并装设独立污水处理系统、水剂气涤系统(或其他适当的替代系统)和垃圾收集车辆废气抽气系统等,以过滤垃圾收集站内空气,防止气味溢出。在部分新建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会营造绿化环境,并采用新式楼宇建材和屋宇装备,使设施质素得以进一步提升。
有关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外貌及各项设施可参阅以下照片:
九龙城区浸会大学道垃圾收集站外貌
油尖区巧翔街垃圾收集站外貌
站内的聚光灯,中西区民吉街垃圾收集站供垃圾收集车辆进出的4.5米阔出入口
中西区民吉街垃圾收集站另一供市民使用的电动及手动捲闸出入口
用作存放街道清扫手推车的地方
站内墙壁铺上易清洁的白瓷砖
站内出入口处铺设集水沟以避免污水流出行人路影响途人
用作过滤空气的活性炭空气过滤系统
用作过滤空气的水剂气涤系统
用作过滤垃圾收集车辆废气的垃圾收集车辆 废气抽气系统
垃圾收集车辆废气抽气喉捲盘
提升设施
食环署亦正试行优化垃圾收集站翻新计划,会逐步为有需要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进行翻新或优化工程,当中包括使用更耐用、先进及美观的物料,翻新地下、墙身、天花及外墙,为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除此之外,亦会更新站内的除臭及通风系统和车辆废气抽气装置,以及加设最新设施,例如行人警告讯号系统,以呜声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提示行人在经过垃圾收集车辆出入口时要注意车辆进出的安全。在翻新或优化工程中亦同时会考虑引入垃圾压缩机及勾斗车系统,以及放置暂存大件废物的垃圾斗,以提升废物收集的效率。在2020年已完成优化工程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包括:
设于屯门区建隆街垃圾收集站的发光二极管行人警告讯号系统显示屏
暂存家居垃圾的垃圾压缩机
暂存大件废物的垃圾斗
美化设计
食环署亦已逐步替各大小超过100个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换上新面貌,例如在入口的捲闸或墙身扫上清洁龙阿德作为主题的图案及宣传语句,除有美化作用外,亦可加强公众卫生教育的效果。食环署现正展开第三轮的垃圾收集站闸门美化工程,为56个垃圾收集站贴上或更换新款的清洁龙阿德卡通绘图,预计在2022年第二季内完成。
荃湾区联仁街垃圾收集站
荃湾区街市街垃圾收集站
荃湾区香车街垃圾收集站
改善员工设施
食环署一直关注前线员工(包括部门员工及外判服务合约承办商员工)的福利,并会因应需要和地理限制,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在各区加装设施,务求改善清洁从业员的工作环境。
督导人员心声
署方及外判承办商的清洁员工一直以来齐心协力,并默默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疫情严峻之际,前线清洁员工更竭力配合部门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我们作为前线清洁员工的督导人员,亦积极关顾前线清洁员工的福利设施,打破固有的运作模式,正如清洁龙阿德话「斋」,要做到「同你Chat,听你讲」,多次与前线清洁员工沟通及了解他们的需要,例如在垃圾收集站的员工签到处,划出部分空间作为「员工区」,并放置足够数量的储物柜、饮水机、雪柜、蒸柜、桌椅及签到柜枱等,方便前线清洁员工有用膳的空间,为前线洁淨员工提供适切的工作环境,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认同。
更衣及储物设施
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连值班报到处一般设有更衣室。部分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碍于地方所限而未有提供更衣设施,食环署会在情况许可下于垃圾收集站内加设临时的更衣及贮物设施。目前部分员工签到处没有更衣室及贮物柜设施,员工需要到其他房间或邻近公厕更换制服。为致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食环署积极在垃圾收集站内的值班报到处进行改善工程,以提供或改善更衣及贮物设施。举例来说,以湾仔区三板街垃圾收集站作为试点,已于签到处加设男、女更衣室及多个贮物柜,不但方便员工,更令垃圾收集站内的设施间隔更为分明。另外,情况许可下,食环署在新建或翻新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时,会为员工提供更衣及贮物设施。
湾仔区三板街垃圾收集站内增设的独立更衣室及签到处
东区马宝道垃圾收集站新规划的「员工区」
东区丹拿道垃圾收集站员工区添置了贮物柜
除此之外,食环署在部分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的签到处加设组合式更衣室,而贮物柜与更衣室相邻,形成一个独立的贮物和更衣空间。
大埔区翠林阁垃圾收集站内加设的组合式更衣室和贮物柜
用膳设施
考虑到部分员工自携午餐,食环署也物色了合适的地方供员工用膳。用膳室除设有饮水机和贮物柜外,更添置了电蒸柜和雪柜。电蒸柜能同时翻热多个饭盒,节省轮候时间。此外,用膳室内设有桌椅,并设置了电风扇,以改善通风情况,务求为员工提供舒适的用膳环境。
东区丹拿道垃圾收集站员工区的员工用膳空间
大埔区翠林阁垃圾收集站的员工用膳室
元朗区屏信街垃圾收集站的员工用膳室
黄大仙区牛池湾村垃圾收集站的员工用膳空间
饮水机
对于在户外工作的员工来说,补充水份对身体健康尤为重要。食环署已在部分的永久离街垃圾收集站签到处设置接驳自来水的饮水机,供应冷热水给外勤员工饮用。
湾仔区三板街垃圾收集站内增设供应冷热水的饮水机及休息间
乡村式/临时构筑垃圾收集站及放置垃圾桶的地点
日常运作
食环署一直有留意乡村式/临时构筑垃圾收集站及放置垃圾桶的地点运作时可能对附近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致力研究及应用不同科技,以提升垃圾收集服务的质素和效率及改善环境卫生。
太阳能废物压缩箱
自二○一八年起,食环署在乡郊地区垃圾量较少的垃圾收集站展开压缩箱试验计划。食环署经过评估及采纳持份者的意见不断改良压缩箱的设计及运作,例如加大垃圾压缩比率以增加储存量、缩短处理时间、加大投入口、改善通风情况,以及加装照明及除臭装置等。食环署于二○二二年六月在大埔区、元朗区及离岛区装设新一批压缩箱作最后测试,便利乡郊及偏远地点的民居使用。这批压缩箱有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改为多投入口的设计和摺合式投入口面板及减低压缩垃圾时产生的声量。若测试成效理想,食环署会推展压缩箱至其他合适地点使用。目前,除最新改良的四组压缩箱,食环署在九区装设共二十八组较早时期设计的压缩箱。换言之,现时合共有32组不同设计的压缩箱为9区服务。
有关太阳能废物压缩箱外貌可参阅以下照片:
(太阳能废物压缩箱)
分区 |
数量 |
位置 |
现有太阳能废物压缩箱 |
荃湾 |
2 |
芙蓉山(近灯柱编号FC0185) |
1 |
国瑞路(近灯柱编号W0538) |
离岛 |
2
|
大屿山菜园村(近灯柱编号VA8008) |
2 |
大屿山涌口村(近灯柱编号FB2452) |
南区 |
2 |
石澳鹤咀道(灯柱编号42160)对面巴士站旁 |
1 |
香岛道52号侧(近灯柱编号31625) |
北区 |
2 |
上水马草垄路(近灯柱编号CD0748) |
西贡 |
2 |
亚公湾路(近湾景小筑F座外) |
沙田 |
2 |
插桅杆村公厕对面 |
大埔 |
2 |
大埔汀角路龙尾 |
1
|
汀角路布心排村外灯柱编号GE0576与AE0643之间行人路 |
屯门 |
2 |
扫管笏路近老青山村口交界(近灯柱编号AD 7305) |
元朗 |
2 |
公庵路 祖平轩(近灯柱编号BD2145) |
2 |
流浮山深湾路辋井村近辋井村(2)公厕 |
2 |
山下村(近灯柱编号VA3261) |
1 |
东汇路(近灯柱编号AD7086) |
由二○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起安装的太阳能废物压缩箱 |
大埔 |
1 |
大埔南华莆(近灯柱编号GE0854) |
元朗 |
1 |
元朗下攸田攸田西路豪苑外行人路(近灯柱编号FA9010) |
1 |
元朗公庵路行人路(近灯柱编号BD2150) |
离岛 |
1 |
大屿山南大屿长沙上村28号(近灯柱编号AC5877) |
太阳能铝质垃圾收集站
为进一步改善乡郊的垃圾收集设施,食环署于二○一九年年中提升现有四十四个乡郊铝质垃圾收集站的设备,包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产生可持续再生能源,以供应垃圾站的自动开关投入口的门板、通风、照明及灭蝇灯等装置的运作。当市民行近垃圾站时,投入口的门板会自动打开,方便市民无需触碰垃圾站任何设施,便可以把垃圾投放入站内的垃圾桶。设有自动感应易投式装置的太阳能铝质垃圾收集站(垃圾站)除可提升垃圾收集服务质素外,亦可教育市民正确/妥善弃置家居垃圾的方法,及减少乡郊垃圾收集站对附近环境造成滋扰。由于试验效果理想,食环署正计划将垃圾站推展到其他乡郊地区使用。
有关太阳能铝质垃圾收集站外貌可参阅以下照片:
分区 |
位置 |
离岛 |
长洲东堤新村(近灯柱AC1968) |
大屿山屿南道,长富街附近 |
大屿山贝澳老围村贝澳坳(近灯柱FA0388) |
大屿山南长沙灯柱FA0166对面 |
坪洲南湾新村507B附近 |
大屿山南长沙灯柱FC1199对面 |
南丫岛榕树湾邻近大坪村2A号(近灯柱 51489) |
葵青 |
长坑村靠近长源路公厕 |
北区 |
松柏朗(近灯柱EA8740) |
粉岭灵山路灵山村(近灯柱VA6558) |
沙头角路凹下村(灯柱EA9273对面) |
南区 |
大口环村对面(赖金记石厂附近) |
南湾道35号对面 |
南湾道(近中湾滩) |
西贡 |
永隆路28 号 |
南围村 (近灯柱N8831) |
菠萝輋甲边朗 (近灯柱EA1192-6) |
清水湾道停车场(近相思湾路) |
忠贤里 |
沙田 |
乌溪沙村(近灯柱VE6281) |
牛皮沙新村(近灯柱VE4401) |
沙田火炭禾寮坑路禾寮坑(近灯柱N5312) |
沙田狗肚山大埔公路马料水段5800号海恬阁 |
屯门 |
屯门三圣街 |
屯子围 (近金子山庄) |
大埔 |
樟木头村(近灯柱VE 4531) |
洞梓路(灯柱EB4054对面) |
西沙路(灯柱编号V2138旁) |
荃湾 |
荃湾深井深康路(近灯柱FC4596) |
青山公路汀九段(灯柱BC1089对面) |
荃湾光板田村(近灯柱W2682 ) |
二陂圳路(近灯柱FA5925) |
元朗 |
屏山屏山竹林路(灯柱V6307附近) |
青山公路米埔段米埔村(近新潭路) |
元朗宏乐街东头围新村 |
孖峰岭路 |
沙井路 |
南边围 福德堂 对面 |
十八乡 马田路 马田村 (近马田村公厕) |
新田青山公路新田段(近邮政局) |
横洲福喜街(灯柱FA8601对面) |
屏山坑头村(近旱厕)(灯柱V6298附近) (YL-186) |
牛潭尾路 |
粉锦公路永宁里内 (YL-58) |
流动太阳能垃圾压缩机
在二○二○年年中,食环署开始推行为期一年的流动太阳能垃圾压缩机(压缩机)试验计划,方便附近居民妥善地处理家居垃圾。压缩机每次可处理约四吨家居垃圾,其密封式设计有助减轻鼠患及虫害等问题。基于试验效果理想,食环署现已在元朗、屯门及北区共提供十三部压缩机,并会考虑在各区合适地点加设压缩机。
有关流动太阳能垃圾压缩机外貌可参阅以下照片:
分区 |
位置 |
北区 |
上水上水围莆上村垃圾收集站(N-134)旁空地 |
打鼓岭打鼓岭政府大楼垃圾收集站 (N-79)旁空地 |
屯门 |
新秀街垃圾收集站(TM-41)(近灯柱编号FC4688) |
砖围垃圾收集站(TM-27)(近灯柱编号FB5985) |
元朗 |
南边围垃圾收集站 |
马田村垃圾收集站 |
公园北路(近灯柱编号DD0650) |
屏山南北路(灯柱编号V6298对面) |
深湾路(近灯柱编号DD0724) |
牛潭尾路(灯柱编号H4091对面) |
白沙山路(灯柱编号VD3351对面) |
横台山永宁里邻近横台山游乐场 |
南坑村路(近灯柱编号AD5763) |
地区特写
我可以点帮手
公众垃圾收集站是一般市民不愿触碰但又在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卫生建设。在香港这个发展稠密的地方,要寻找合适的地点新建和重置公众垃圾收集站,或在优化垃圾收集站期间安排临时垃圾收集地点,均十分困难。在方便市民之余,食环署已积极在硬件和软件上减低公众垃圾收集站运作的噪音、气味等对社区带来的影响。我们希望公众对垃圾收集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此外,如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惜物、爱物,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和妥善弃置,将有助减轻我们在垃圾收集工作上的沉重压力。